教学管理规范化的探索与实践
内蒙古老年大学医科大学分校 呼 和 王治国
老年大学教学管理规范化在老年教育中应是什么样模式?富于什么样的内容和内涵?能像全日制学校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吗?根据十二年老年大学分校的办学经验表明,老年大学教学管理规范化与全日制学校办学规范化是无法统一的,无论从办学目的任务还是内容、内涵都是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只是办学形式上的相近似。
老年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应对社会老龄化而诞生的一种社会需求方式,通过老年教育阵地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通过老年教育丰富老年群体生活,实现老年群体政治思想稳定,精神乐观,思想心理上健康向上,思维与时俱进,会通过个人带动社会家庭,带动社会人群共同进步,这种积极的精神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通过他们亲身历行的传帮代作用,少则可以直接影响带动儿女,孙子女,多则可以带动影响周围的人群,大则可以影响全社会。他们幸福快乐的追求生活,自我实现的奉献精神,给社会传承更多的精神物质财富,还可以给社会一种积极向上的模范作用,是解决老龄问题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宣传教育阵地。
一、老年大学设置、投入规范化
老年大学的办学性质是社会公益性的,那么政府就要投入,教学管理规范化首先是老年大学设置要规范化,教师教学要规范化,工作人员管理服务要规范化,服务管理手段要规范化,实现这些规范化,就要求政府在设置投入上要规范。老年大学办学政策,国家和政府应该制定出适合老年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方针,明确如何办学,准确定位,建立起良好的政策环境。老年大学的特殊性决定老年大学办学不能像办高等教育一样,也不能像办高中、初中一样。老年大学学员的特殊性决定了老年大学的办学要求,他们总体年龄大,部分行动也不便利,上学方式都是走读,那么交通等因素都制约着学员上学需求,因此老年大学更加适合分散的,就近的、灵活的办学模式。有计划,分片区的设制老年大学分校是现实的,充分依靠现有的中、高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从大学、专科、中专、技校等学校教育资源,利用学校的人力的资源,政府适当投入,就可以办好老年大学。政府通过老年大学总校按招生人次和专业合理的配备办学资金,乃至从政策上规定配备一定数量的管理服务人员,把目前这种各单位人员总体工作负荷不满的人员充分利用起来,整合起来实现老年大学办学基本条件的规范化,才能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才能实现规范化管理。老年教育的分区化片设置,有利于老年学员就进上学,分散上学的的特殊要求,可以发挥出更多老年群体的榜样作用带动设置老年大学学校的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给他们以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盛于言传。
二、老年大学教师聘用、教学规范化
教师的聘用要规范化,老年教育的教师水平能力固然非常重要,但良好的人格修养,教师的亲和力,教师的爱心,教师的奉献精神是更加重要的。老年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发展、康乐、提高素质的教育。有一个好老师就可以有一个好班级,老师的聘用要学校认可,同时也要学员的认可,因此,要吸引高水平高素质的老师,首先教师的授课费用也必须是要和劳动相适应的,政府在投入上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规范教师薪酬,制定合理的教师薪酬标准,吸引那些素质强、水平高教师从事老年教育。对待教师的待遇标准,不能单纯以教师原有职称而论要在原有职称的基础上,结合老年大学的教学实际,对教学效果好,学员反映好满意度高的教师要适当提高待遇。
老年大学教学评估,通过组建教学评估组,现场听课,听取学员意见和班级招生人数,上课出勤率等综合方法,全面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的敬业精神,促进教师对学员亲和力的发展。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感情投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于同一专业开设多个班次的课目,尽量聘请两位以上的教师任课,形成对比,也有利于教学研讨交流。教师理念要形成政治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给学员以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三、老年大学管理、服务规范化
老年大学教学管理队伍,管理人员素质要不断提高,通过集体学习,培训学习和自学等方式,提高管理人员水平,管理能力的提高会使老年大学的管理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更好的实行班主任、教务长、校长听课制度,听取学员意见制度,召开学员座谈会,学员代表座谈会,班级干部座谈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改进。管理既是生产力,管理水平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管理者要懂得学会管理技术,知识面要宽,对待老年人更要懂政策,依法依规办事还要有热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有事业心。工作人员在管理中要不断提高能力,提倡学习老年社会学,老年教育学,老年心理学,老年美学,老年经济学等知识,提高自己对老年工作方面的水平、专长、特长。树立专业的管理理念和现代管理手段。充分班主任的作用,强化班主任管理与服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教学服务,为学员服务意识,做事服务,事无巨细,管理有序,心中有数。
对于学员的管理既要规范又要灵活,针对出勤、迟到、早退等问题原则就是不能影响教学,不违背办学原则,不扰乱学校教学秩序为原则。具体学员个人取得的学习成绩要因人而异,无法强求一致,因为学员的层次差异太大,也就决定了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随着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老年人对老年教育的认同度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会不断增加,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好老年大学,那么就要求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对老年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素质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迫切,这是规范化教学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在十多年的老年大学分校办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管理方式方法,从学员听课证管理办法到照片名册管理办法,再到身份证信息管理办法到现在电脑信息化管理办法都是在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变先进的管理办法,不断完善管理手段的结果。
老年大学学员规范化管理,学员学籍管理采取灵活管理方式,老年人因身体原因、家务原因、交通原因等在学籍管理上不可能像中、小学、大学生一样有保障,但在管理中也要有组织、有纪律、有制度、有规范。课堂纪律是必须规范的,上课手机振动或关闭,不得聊天喧哗,注意团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都是学员必须遵守的,配合学校工作,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积极参加政治思想教育活动这也是学员的应尽义务。学籍管理、名册、考勤、活动、招生简章、课程表,教学大纲、计划,总结,大事记、入学须知等文书档案、教学档案、行政档案要规范,同时采用计算机管理建立数据库、录制电子信息文档,保存音像材料等。班级纪律,课堂规律要采用学校管理和学员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尽管如此老年大学的学员管理制度还是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因为学员变换快、流动性强,每个年度都有约三分之一的新学员,有部分学员变换专业学习等,班主任在年度内也很难全部熟悉学员,学员串班听课,顶替听课,不报名听课时常存在,尤其分校办学工作人员少且又都是兼职,很难及时跟班听课管理等,更给规范化管理带来困难。因此,增加老年大学办学服务人员,是实现规范化教学管理的又一个突出问题。
老年大学发展前景:1982年和2002年两次世界老龄大会提出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在1999年国际老年人大会上同样提出人人共享的学习型社会,利用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社区文化场所,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兼办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再学习的机会,满足老年人的兴趣发展,拓展老年人个人才能的机会,弥补人生不足之缺憾,继续实现人生的各种需求,以基本的生理心理需要满意为基础,以实现安全需要为前提,以达到爱和归属的需要为积淀,实现个人社会尊重和名望的需要,升华个人自我实现奉献快乐的需要的人生最高境界。老年教育的休闲性,康乐性和发展性是一脉贯通的,老年群体在思想精神上的康健,付注在生活中行动上的行为对社会和谐的贡献和影响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社会传承着一种精神,同时也是进一步挖掘老年财富的方法和途径,只有为他们提供自我实现的平台和机会,才能实现全面传承,挖掘老年技术知识智慧条件。老年人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再提高,对提高整个社会水平和带动全民整体水平的提高那都是绝对的作用。
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主要是提供精神上的环境和条件,满足老年人增长知识,掌握技术,提高兴趣,发展个人爱好,特长的机会,同时也提供老年人展现自我,满足自我实现愿望的平台。这同时也是他们服务社会的一种方式。完善人生,再创辉煌服务社会是现实的。老年教学要注重老年特长老年实践,注重文化薰陶,德性涵养的修养,那就要求规范化的教学管理。
2012年4月20日
个人见解,请指正。
|